云陽是一座從恐龍脊背上走來的城市。建縣歷史悠久,東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置朐忍縣,有2300多年建縣史,是重慶最早設置的縣級行政區之一,因“四時多云、山水之陽”而得名。地處重慶東北部、三峽庫區腹心地帶,面積3636平方公里,轄42個鄉鎮(街道),戶籍人口133萬、常住人口93.1萬,城鎮化率56.3%。先后獲世界地質公園、全國無障礙環境示范縣、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面食美食地標城市等諸多殊榮,連續5年入列西部百強縣市。2024年全縣GDP總量636億元、增長5.1%,連續7年位居全市12縣之首,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2%,全體居民收入增長6.1%,增速全市第一。
城景交融,是山水公園之城。史詩般的三峽工程,成就了云陽大開大合的濱江新城,縣城建成區面積43平方公里、46萬人,1999步世界城市最長人字梯屹立長江之濱,享有“山水公園城市”“天下梯城”之美譽。持續深化精致旅游城市理念,不斷唱響“萬里長江、天生云陽、世界龍鄉”城市品牌,城市推窗見綠,出門見景,3.7平方公里龍脊嶺公園橫臥城市中央,33公里環湖綠道環繞兩江四岸,有超過10平方公里的城市綠肺,8個大型主題公園成為市民“一天的公園、一季的公園、一年的公園、一生的公園”。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賜予云陽大山大水的資源稟賦,長江之壯、恐龍之謎、天坑之奇、古村之訓、綠道之美、田園之魅、張飛廟之義、磐石城之堅的唯美“八絕”曠古爍今;世界最大的單體侏羅紀恐龍化石墻、使用壽命最長的鹽井、最長的城市人字梯、最高的框架秋千、懸挑最長的玻璃廊橋、華夏第一幅春聯、天下第一缸、最長的香爐、最多白描線條人物碑刻、最大“佛”字摩崖石刻“十大世界之最”嘆為觀止;龍缸國家5A級旅游景區和張飛廟、三峽梯城、歧山草原、環湖綠道四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珠輝玉映,共同繪就了“人在景中、景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壯美畫卷。
城鄉一體,是產業興盛之城。云陽是重慶唯一“小縣大城”“強鎮帶村”雙試點區縣,有一所大學和兩個三甲醫院。擁有20個門類經濟形態,經濟行業包含55個大類、122個中類、239個小類。電子信息制造、先進材料2個主導產業蓬勃發展,食品及農產品加工、新能源及新型儲能2個支柱產業蒸蒸日上,高端汽摩零部件、船舶裝備智造、服飾玩具包裝3個優勢產業增勢強勁,空天智能制造、現代中醫藥、面業裝備等8個“新星”產業成勢起勢,正加快構建“223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培育重慶首個“天生云陽”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超50億元,累計發展柑橘33萬畝、中藥材13.7萬畝,年出欄生豬93.5萬頭以上,云陽赤橙、三峽陽菊、云陽面、桃片糕等特產暢銷國內外。遍布全國2700多個城市的20余萬云陽面工創造出占全國鮮面市場70%以上份額的傳奇,年現金流超700億元,催生出“云陽見面”“云陽早面”品牌。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鏈產值超190億元,大河鹽幫菜等品牌影響力日盛。大文旅、大數據、大商貿產業乘勢而上,前景廣闊。
區位優越,是交通樞紐之城。云陽地處西部的東部、中部與西部的結合部,是“貫通黃金水道的咽喉、構建組群城市的支點、連接中部西部的紐帶、服務國家戰略的基地、眺望世界公園的窗口”,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和戰略地位。鄭渝高鐵橫貫全境,貨運鐵路加速入規,“四橫一縱一聯線”高速路網初具雛形;全縣公路里程超過1萬公里,鄉鎮“半小時高速、一小時縣城”基本實現;68公里長江穿境而過,水運運力286萬噸、居重慶第一,港口建設條件優越。“1小時重慶、渝東北,2小時成都、西安、武漢,3小時鄭州、昆明,6小時北上廣”將成現實,正聯動萬州、開州加快共建全國性綜合交通物流樞紐。
區域鹽都,是文脈賡續之城。云陽因鹽而立、因鹽而興,有3000多年制鹽史,歷史文脈從鹽起。公元前206年,西漢扶嘉在此鑿井取鹵大規模制鹽,是中國井鹽文化重要發祥地,因鹽質量上乘,唐朝列為貢品。現探明巖鹽儲量6.7億噸,原鹽日生產能力2400噸,持續為知名榨菜、泡菜供給優質鹽。秦楚文化、井鹽文化、巴蜀文化、紅色文化在這里相融相生,有巴人拓疆之霸氣、川鹽濟楚之豪邁,有挺立炮口抗俄之勇毅、川東游擊隊武裝斗爭之驍勇,有紅巖十二英烈之碧血丹心、“舍小家、為國家”之家國情懷。杜甫、王維、蘇軾、黃庭堅等名家巨擘先后在此留下名篇佳作。歷來人才輩出,孕育了勸高祖“定三秦”的扶嘉、中國第一幅春聯作者唐末辛寅遜、巴蜀第一狀元李遠、清朝愛國將領程德全、攀登“不止魂”永留珠峰的鄔宗岳等歷史文化名人,革命烈士彭詠梧曾帶領下川東游擊縱隊在此浴血奮戰、播撒革命星火,新中國成立以后走出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川、中國科學院院士魏輔文等國之棟梁。文物古跡數量居三峽庫區前列,5000年的“李家壩”遺址被評為1998年全國文物考古“十大新發現”,出土的東漢景云碑現為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鎮館之寶。云陽磐石城、云安鹽業遺址項目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正聯動川渝21個宋元山城遺址、5個鹽業遺址共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環宇驚艷,是恐龍地質之城。云陽素來與龍有緣、受龍親睞,龍的傳說淵源流長、龍的傳承亙古不變。1.7億年前,規模龐大的恐龍群體在這里繁衍生息,逐漸在歷史長河中沉淀為綿延18.2公里的“世界恐龍化石長城”化石群,發掘出150米長、8米高的侏羅紀時期世界最大單體恐龍化石墻。6500萬年前,地殼板塊運動造就了雄奇險峻的地質奇觀“龍缸”,獲“長江三峽最后的香格里拉”之贊譽、有“天下第一缸”之美稱。以普安恐龍化石長城和龍缸典型喀斯特地貌為核心的云陽地質公園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也是重慶首個、全國第49個世界地質公園。2023年,為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災難再次發生,在距離恐龍遺址6公里外的中洲島,建設了“中國復眼”二期工程,肩負起探測防御近地小行星撞擊的光榮使命,與恐龍化石遺跡遙相呼應,書寫了“既生恐龍又生眼”的科幻奇緣,塑造了“不墨長江畫,無弦恐龍音”的地質奇跡。
環境優良,是創新創業之城。長江岸上風景好,云陽上岸好風景。云陽政治生態海晏河清、自然生態山清水秀、發展生態清朗清新、創新生態活力迸發。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和國家戰略腹地建設等多重國家戰略在此疊加,各類政策不斷加持。我們將秉持大招商、招大商、大激勵招商,兌現比承諾更重要、服務比審批更重要、“送炭”比“添花”更重要,政府有稅收、社會有就業、產業有帶動的“三大三更三有”招商安商理念,實施“產業立園、誠信建園、高新活園、效能興園”行動,推行“審批、服務、中介”三線并聯實踐,實現工業園區“簽約即拿地、拿地即開工”40天時限行政審批改革,唱響“謀在客商前、帶著客商算、幫助客商干、解決客商難、圍著客商轉、實現客商盼”,持續打造營商環境標桿城市。兩所高校將全面助力現代產業和高質量發展。緊扣重慶“六區一高地”,聚力建設山區庫區強縣富民現代化先行地、大三峽文旅新地標和山地農業優品區、綠色工業集聚區、新型消費引領區及區域交通樞紐城市、山水公園智慧城市的“一地一標三區兩城”現代化新云陽風正勁足,廣大干部群眾思進、思變、思干,正勠力同心“讓定位成就高光、讓產業插上翅膀、讓鄉情蓄滿力量、讓發展蕩起雙槳”。
萬里長江、天生云陽、世界龍鄉。唯美“云陽八絕”期待您來檢驗!至臻“云陽見面”歡迎您來體驗!理想“投資福地”歡迎您來辨驗!邀請您見面云陽,歡迎您云陽見面,祝福您來上岸之城、定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