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里鋪村位于105國道沿線,合淮阜、阜六、阜新三條高速公路出口的交匯處,人口3988人,耕地3600畝,有11個自然村、22個村民組,全村共有57名黨員,4個黨小組。村“兩委”共7人,平均年齡50歲,其中黨員3人、預備黨員4人。該村以傳統農業種植業和廢舊塑料加工業為主。
根據該村的實際情況,村兩委緊緊圍繞推進農村改革發展這個主題,按照省委提出的“加強組織、發展經濟、富裕農民、維護穩定、鍛煉干部,促進農村全面進步”的目標要求,認真履行好崗位職責,扎扎實實地開展工作。
該村在鎮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切實加強黨建工作、夯實基層戰斗堡壘。針對該村黨組織建設薄弱、班子戰斗力不強的現狀,加強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積極開展“三級聯創”和“創先爭優”活動,提出爭創“五個好黨支部”的黨建目標要求。深入推進“雙培雙帶”先鋒工程,充分發揮0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強化“兩委”基礎工作、著力加強制度建設。深入推進村民自治,認真執行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開展和不斷完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積極探索擴大民主的其它有效形式,建立黨領導下的村級民主自治機制,真正做到“四議兩公開”,從而規范村級重要事務的決策、執行和監督工作運行。不斷增強村“兩委”的合力,密切黨群和干群的關系,為四十鋪村良性發展提供強大制度保障。
積極建立集體經濟模式、努力幫助農民增收。該村從實際情況出發,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大力培育主導產業,已經形成了以廢品收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模式。目前、四十鋪村從事廢品經營的戶數達100余戶,從業人員達2000余人,推動了四十鋪及其周邊鄉鎮、縣市的經濟發展,為快速進入小康社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四十鋪村正按照潁州區提出的“四個突出、四個打造、四個發展”總體思路,全面開展各項工作,努力將四十鋪村打造成為潁州東大門形象窗口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