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縣地處西南邊緣,長江中下游北岸,皖鄂贛三省交界處,涼泉鄉位于望江腹地,泊湖、嵐桿湖、武昌湖鑲嵌其兩側,太陽山、祈雨山座落其中,境內山青水秀,地盛物豐,實屬“魚米之鄉”,全鄉共轄10個行政村,總控制面積近125平方公里,人口4.7萬。
歷史悠久,人文薈萃
望江縣為濱江古邑古雷池所在地,涼泉鄉更是山川毓秀,人杰地靈,歷代名人輩出,在外知名人士眾多,境內有受明太祖皇封的名山——太陽山,有大詩人李白駐足留連的太白讀書堂,明國公古廟瓊樓,陳賡將軍指揮渡江戰役的指揮部——陳氏宗祠等。
區位優勢,交通便捷
涼泉鄉東距長江華陽碼頭18公里,西至合九鐵路40公里,直達合界高速公路僅28公里的211省道穿境而過。驅車至安慶和九江機場只需1小時的路程。規劃中的濟廣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以及籌建中的望江長江大橋入口與之相鄰。
資源豐富,公用設施齊全
涼泉鄉境內有全國優質棉基地40000畝,優質意楊基地2500畝,以及眾多的湖泊水面。太陽山蘊藏著豐富的陶土、優質深灰色粘土和石灰石等礦產資源,并有多處優質礦泉水,據勘察估算,建筑陶瓷砂、頁巖礦石334二級資源量6240萬噸,適應于發展建筑陶瓷和制磚業,歷史上曾以窯業發達和多能工巧匠而被譽為“磚瓦之鄉”。目前,涼泉鄉境內有自來水廠兩座,日產飲用水5000噸;有3.5萬伏變電所一座,程控電話、移動通訊功能完善,道路建設縱橫有序,生活配套設施齊備,是投資興業的理想之地。
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投資環境不斷優化。
改革開放以來,涼泉鄉經濟得到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工業上形成以建材、棉業加工、油脂化工、木業加工等支柱產業,尤以建材、木業最為突出。農業以優質棉、油料、水稻、水產而馳名縣內外。在招商引資環境方面,出臺多項優惠政策和投資承諾,并涌現出很多的成功合作范例。為進一步響應國家“中部崛起”的政策和皖江開發,充分發揮經濟的引向帶動作用,涼泉鄉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三個有利于”的標準,不斷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和投資環境,全方面招商引資,與投資商共建“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