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孟莊村位于鄉政府東南2公里處,高歐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共有26個自然村,耕地面積5870畝,總戶數1464戶,總人口6312人。村黨組織總支建制,村黨總支部共有黨員112名。
近年來,村集體以抓好新農村建設和文明創建為契機,投入資金用于村集體公益事業。建設了衛生室、老年人活動室、文體活動中心、圖書閱覽室、宣傳長廊等公共設施。村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達到100%。結合我村實際情況,明確發展思路,堅持改革開放,以市場為導向,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提高農民的收入為核心,調整產業結構,加速農業產業化和社會化服務,加快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結合開展“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深入貫徹落實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黨員干部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調度,充分認識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的重要性,以強烈的榮譽意識、責任意識、機遇意識和創新意識,牢牢把握發展機遇,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村兩委班子團結,戰斗力較強,班子之間關系協調,運轉正常。村級配套組織健全,團支部、婦女等組織能發揮一定的作用。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雙培雙帶、為民服務全程代理等深入開展,建立了農村黨員遠程教育等一系列經常性的學習制度、會議制度。村級規范化建設有序推進,村務公開及時規范。
近年來,溫室養雞成為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目前,養殖大戶有五家,常年有肉雞供應,每年向市場供應肉雞數量8萬只,近10萬公斤,增加收入30萬元。通過農科教知識宣傳、養雞專業技術培訓,降低了養殖成本,提高了養殖效益;“雙培雙帶”和能人效應的充分發揮,給養殖注入了新的活力。養殖戶與鄉畜禽改良站保持常年聯系,控制了疫情和傳染病的發生,落實了防控高致病-政企、技企聯系制度,保證了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引導他們向特色資源靠攏,向主導產業靠近,向規模經營推進。通過“改、擴、建、聯、引”等形式,這些龍頭企業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經濟組織+農戶”、“公司+農戶”等組織形式,把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環節連接起來,把分散經營的農戶聯合起來,提高了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延伸了產業鏈。同時,依托“龍頭”建基地,推動農特產品朝基地化、產業化方向發展。通過一片片基地的示范帶動,有效地形成了“一品帶動一片,一業帶動一鄉”的可喜局面。“一村一品”式經濟模式的形成,拉長了當地農業產業化的鏈條,拓寬了農產品的升值空間,鼓起了當地農民的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