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寨鄉位于界首市東南18公里處,駐地岳劉集。北連陶廟鎮,南接泉陽鎮,西與王集鎮隔幸福溝相望,東與太和縣肖口鎮接壤。南部岳塘溝、北部淇子溝流經全鄉。境內交通便利,四通八達,界首至泉陽、王集至太和公路穿境而過;2005年,率先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目標。這里四季分明,生態優良;阡陌縱橫,土壤肥沃;人民勤勞,民風淳樸。全鄉轄7個村委會,56個自然村,總人口29063,耕地總面積31262畝。主要盛產小麥、玉米、大豆、棉花、芝麻、各種瓜果蔬菜及中藥材等多種農作物。
城鎮建設
鄉黨委、政府不斷加大岳劉集鎮的建設力度,小城鎮框架迅速形成,街道兩側樓房林立,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各項基礎設施完善,商業繁榮,客商云集。轄區內另一集鎮亮集,緊鄰太和縣界,建國前商業已經十分繁榮,兩縣客商多在此交易,日客流量達6000人次以上,現已成為界首市最大的紅麻加工銷售基地。同時,文化娛樂(如全國最有影響力之一的民間藝術組織、苗湖書會),防疫保健,中小學及幼兒教育場所,一應俱全。廣播、電視覆蓋率100%,電話村村通,2008年,岳劉集建設了大型自來水設施,惠及周邊數個自然村,目前,整個任寨鄉已全部實現自來水供給。岳劉集已成為規模較大,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現代氣息濃厚的小城鎮。
經濟發展
農業是本鄉的傳統優勢產業,鄉黨委政府把抓農業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始終列入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本著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發揮資源優勢,合理調整種養結構,積極創辦農業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積極探索農業種養適度規模經營,建設集約化、產業化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緊緊依靠科技進步,促進農業向高產、優質、高效方向發展,逐步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粗放型農業向集約化農業轉變,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
該鄉樹立“農業富鄉、工業強鄉、和諧穩鄉、生態立鄉”的理念,先后引資2000多萬元,興辦了塑料顆粒、編織袋、板材、“三粉”、面粉等加工項目,興建肉雞、生豬、黃牛等養殖場20余個。
民俗文化
“無時不說,無處不唱,無人不樂”是界首苗湖書會自娛性的重要體現,是原始趣味性的真實寫照。“苗湖書會”演唱的曲目,特別是鼓書、評詞等道具簡單、演唱方便,可就地取才,不受場地和時間的限制,特別適合農民口味。苗湖書會承載著地方曲藝和稀有曲種的交流與發展的重任,是樹立區域品牌,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和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文化資源。
該鄉成功舉辦了30多屆“苗湖書會”,2008年“苗湖書會”被批準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