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泉村 | 隸屬:銅山鎮 |
區劃代碼:340711100201 | 代碼前6位:34071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G |
長途區號:0562 | 郵政編碼:244000 |
城鄉分類:鄉村 | 分類代碼:200 |
![]()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嶺上吳村 | ~200 | 嶺上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00,為鄉村。…[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山峰南泉嶺,故得名。
基本介紹:
南泉村508戶,農業人口1798人,轄5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村設有一個總支,下設三個支部,41名黨員。全村總面積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231.42畝(水田673.33畝,旱地558.09畝)。全村山場面積6000余畝,山塘水庫57座。村內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尤以石灰石資源最為豐富。村有村辦企業、民營企業各兩家。位于全國生態保護區升金湖畔600畝馬料湖是村集體農業收入的一個增長點。安徽金磊礦業有限公司在村落戶投產。省861重點工程銅山礦業公司千米大井副井在本村動工。
2010年全村實現農業總產值1487.2萬元,工業總產值1229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120元。
榮譽排行:
2021年9月,南泉村被認定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2021年1月,南泉村被認定為2020年度安徽省美麗鄉村重點示范村。
文化旅游:
銅山吳氏宗祠位于郊區銅山鎮南泉村境內。吳氏宗祠始建于宋代末期,距今約千年,原建筑有七進,幾經拆修,現僅剩五進,屬徽派建筑。當年,四宣義公經商路過此地,鐘愛此地好山好水,遂由徽州遷入此地安家。
歷史沿革:
1958年貴池縣銅山公社南泉大隊;1980年4月劃歸銅陵市銅山區;1983年體制改革,為南泉村;1988年屬銅陵市郊區銅山辦事處;1999年屬銅山鎮。
周邊相關:
南泉村附近有大通古鎮、大通鐘樓、銅陵白暨豚養護場、銅陵長江公路大橋、大通鹽務招商局舊址、寺基墩烈士陵園等旅游景點,有大通茶干、銅陵生姜、大腸面、油炸毛豆腐、“野雀舌”茶葉、大通小磨麻油等特產,有大通鵲江龍舟賽、銅陵牛歌、銅陵竹馬燈、銅陵白姜制作技藝、中國傳統失蠟法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