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村情介紹:
香隅鎮蓮湖村位于香隅化工園區的西北面,東與黃山村交界,西南與香山村、香口居委會相鄰,西北瀕臨長江,與望江縣華陽鎮的司閣村、陶寓村隔江相望,東北抵至廣信農化。國營香口林場幾千畝山場穿插而過,將全村分割成內陸和沿江兩個板塊,屬典型的沿江丘陵圩區,村域面積四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二千多畝,全村轄12個村民組分布六個自然村莊,共330戶1230人。該村現有黨員25名,其中35歲以下黨員11名。該村成立于1956年,因土基湖(即天生圩)內大小兩個湖部分相連而取名連湖,后改名為蓮湖。1969年3月與黃山村合并為向陽大隊,1971年底分開恢復原建制至今。
蓮湖村擁有長江黃金岸線近四公里,其中水域較深可泊三千噸級船舶的岸線一公里以上,先后有香口碼頭(原鎮政府碼頭)、華爾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專用碼頭落戶建成使用,正在建設的望東長江大橋和香隅化工園區危化品港口亦座落本村。浙江橫店集團投資12億元,在本村征地1000余畝建設安徽普洛康裕制藥項目也已開工。
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項惠農政策的惠顧下,該村兩委團結帶領廣大黨員群眾,銳意進取、開拓創新,使村級各項事業得到了較快發展。
二、鞏固農業基礎,發展苗木經濟
近幾年因園區發展和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需要,周邊土地流轉、征用步伐加快,客觀上促進了蓮湖村產業結構調整。本村在延續傳統糧棉油生產同時,大力發展特色經濟。特別是苗木生產,以香口林場為依托,發揮技術和市場優勢,引導村民參與苗木的生產、銷售、流通各個環節。村民門前屋后、山場田地,家家種花栽樹,目前專職從事該行業的有五十多人,苗木經濟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之一。
三、發展二、三產業,提升勞務經濟
勞務經濟一直是蓮湖村農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全村有近300人常年外出務工,他們擁有一技之長,通過不斷學習和多年打拼,有相當一部分人(約占1/3)漸漸融入了城市生活,購房買車,他們中不乏許多姣姣者,如金艷林、許建中、胡啟才、王三寶、王二虎、余建明、余建和、胡振華、朱啟飛、方文武、陶候勝、范勝明、朱永發等等。
隨著近幾年香隅經濟快速發展,工業化率越來越高,香隅化工園區成了經濟發展助推器,許多擁有一技之長的能人回鄉就業、辦廠創業,目前全村僅工程機械就有11部,客運車輛9部,貨船1艘,貨運車輛12部,有力的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